全面提升师生的素养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07-19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【陶继新】你们鼓励教师走“学习、实践、科研”的名师之路,且已经有一批教师脱颖而出,这对打造学校品牌无疑是一个战略决策。不过,名师的培养一定要注重积淀,千万不要急功近利。真正意义上的名师,没有一个是速成的。名师重的不应当是名,而应当是实。人格高尚,学识渊博,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之后,才能进入名师的殿堂。

  【李孝河】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。前几年,我校招聘了大批大学本科毕业生,怎样激发这些青年教师的活力,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,就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。经过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,我们制订了《关于实施‘金字塔’教师培训战略暂行规定》,对青年教师按照见习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三个阶段制定培养计划,建立青年教师聘任制和考核体系,通过“导师制”进行导帮带,让青年教师像“金字塔”一样逐步提高,达到教育教学的“塔顶”。

  【陶继新】在与你们学校的包括80后的青年教师座谈的时候,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他们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。年轻是他们的一笔年龄财富,也是他们的一个生命经历缺失。学校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培养,这种活力就会形成生命发展的动力。“导师制”无疑是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一个好方法。富有经验的老师教给青年教师的不只是教学经验,还有为人之道;而他们也没有一味地付出,他们也从青年教师那里获取了青春的活力,以及新的思维与新的思想。这样就构成了双赢的态势。这里面值得注意的问题是,老教师特别是名师,一定不要滋生优越感,青年教师一定不要太过气盛。不然,导师制中的双方就形不成一个“共同体”,甚至会造致一种心理的裂痕。

  创建民主、和谐的高效课堂

  【李孝河】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、主阵地。要改变以教材为本位来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,真正做到把时间、健康和能力还给学生,就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创建充满生命力的民主、和谐、高效课堂。

  【陶继新】要想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,就要关注三个“生命体”:一是教师,二是学生,三是文本。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,学生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,正所谓“君子不器”也。可是,人们往往忽略了文本的生命意识。如果在解读文本的时候,只是将其视作文字或数字的积累的话,文本就会处于沉睡甚至死亡状态。其实,文本是有生命的,因为它是有生命的人写出来的,其间熔铸了写作者的生命感悟或理性思辨。所以,师生在面对文本的时候,要用生命与之“对话”,激活其沉睡了的生命。而这种生命一旦被激活,就会使课堂教学成为生命对接与碰撞的生命场。

  【李孝河】在课堂教学中,我们明确要求做到“一个突出”、“两个目标”、“三个优化”和“四个转变”。也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,实现轻负、高效,优化教学思想、优化教学方法、优化集体备课,转变课堂教学理念、转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,转变教师教的方式、转变学生学的方式。让教师和学生在师生、生生互相激发、合作质疑并达成体验的课堂呈现过程中,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“学习共同体”。

  【陶继新】真正的“学习共同体”不但要共同学习,还要共同成长与共同快乐。共同成长不是缓慢行进,而是快速发展。共同快乐不是哪几个人的愉快,而是师生之间形成心理的和谐,彼此传递着快乐、感受着快乐。这种状态下的学习,不但高效,而且高度愉悦。所以,“共同体”还形成了一个优质生命场,大家都会在这个“场”里享受到学习的幸福。

  【李孝河】我们鼓励教师用“创新”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,不拘泥于传统,探索教学新方法,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,“苟日新,日日新”。在课堂上,让学生通过讨论、质疑、交流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学习,自主解决问题,激发了课堂活力。

  【陶继新】合作学习具有动态与积极的特点,每个学生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否定别人的意见时,心灵都是处于开放状态的,畅所欲言,无所顾忌。这种状态下的学习,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,使学习进入物我两忘的“乐之”审美状态之中。这样,学生不但可以较快地破解知识的难点重点疑点,还在“群情激昂”之中培植了合作精神。

  【李孝河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,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在新理念指导下进行革新和重建。为了落实“先学后教”的学为主、导为辅的教学思想,我们采用“学案导学”式教学模式,努力打造高效课堂。

  在教学中,我们以“学案”为载体,以导学为方法,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,以教师的启迪引导为主导,让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。通过“学案导学”式教学模式,让学生知道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、意图,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,让学生的学习能有备而来,给学生以知情权、参与权。这种模式流程明确,操作性强,通过教师有效地“导”,促进学生有效地“自主”学,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,实现了课堂的拓展,让课前预习、课堂和课后相互连接和沟通,形成了持续性、连贯性的学习链条。但这种教学模式对“学案”的质量要求高,需要教师个体与集体智慧多次进行有机融合,有的环节的落实扩展到了课堂外,所以开始的实施非常关键。我们之前曾多次组织教师进行交流论证,也多次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培训。“学案导学”式教学模式,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,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。

  【陶继新】“学案导学”是近几年教学上的一个新生事物,有着很大的生命活力。不过,这里面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:一是“学案”的形成应是师生共同完成的,而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,而是要像孔子那样“循循然则善于诱人”。二是学生在“学案”形成过程中,要有“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”的挑战精神。“吾爱吾师,吾更爱真理”嘛。这样,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人格上平等的和谐“团队”,才能产生超越意义上的高效。三是切忌面面俱到,而是突破群体需要解决的难点重点疑点;只要学生课下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,一般不要纳入“学案”的范畴之中。

  【李孝河】我们还成立了“学科研究中心”。其核心工作是学科教学研究,重点解决国家课程方案实施的有关问题,集体研究课程标准、《考试大纲》、《考试说明》,高一、高二、高三学科教学的衔接,同时及时解决各级部学科教学中的重、难点问题及学科本质问题,为各年级打造高效课堂搭建了平台。

  【陶继新】成立“学科研究中心”,既可以集中相同学科教师的智慧,又能够使每一个老师都从这些智慧中“分一杯羹”。同时,这个研究中心具有学科研究的学术氛围,又具人心凝聚力。大家群策群力,一些有发展潜质的老师就可以在这片沃土中快速成长。

  【李孝河】我们积极推行“先行课”,在每学科超前一周集备的基础上,由负责教师通过精备上“先行课”,全学科教师参与听课,然后集体研讨评课,进行修改,最终形成高质量的“学案”。让每堂课都融入集体智慧的“先行”因素,形成学科合力。

  【陶继新】上“先行课”者只有“精备”,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,才能在大家质疑问难时应付自如。这就不能一般化地备课,而是要深入地研究。其他老师呢?也绝不能听之任之,因为他们也要在集体研讨中发表自己的“高见”,所以,也要备课。这样,形成的“学案”才真正具有了智慧系数。

  【李孝河】我们认真实施“导师制”,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和班主任协调,让每位教师确定4-5名学生为指导对象,从思想、学习、生活等方面进行帮助指导,有效地促进了优生的培养及待进生的转化和提高工作。

  【陶继新】实施“导师制”的过程,也是充分体现民主自由的过程,导师与学生都是各取所需,这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师生之间彼此信赖的关系。你们的“导师”不同于大学的导师,而是缩小了的“微型”“班主任”。这样,学生不管在任何方面遇到问题,都可以直接迅速地与自己的“导师”取得联系并得到帮助,“导师”也会将解决这些“研究生”的问题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
  【李孝河】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,我们重视教学常规管理,坚持向过程管理要质量。学校修订完善了《城阳一中教学常规》、《城阳一中学生学习常规》、《城阳一中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》等制度,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提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,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。

  【陶继新】没有规矩,成不了方圆。常规管理对于青年教师尤为重要。但你们的常规不是因循守旧,而是适应素质教育之下的“新”规。不然,常规就会成为学校发展的桎梏。特别欣赏《城阳一中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规定》。让学生从重负之下走出来,才能有心灵的舒展,才能实现学习上的高效。

  【李孝河】学校不断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,走科研兴校之路。提出“人人有课题,问题即课题”的思路。认真组织示范课、汇报课、观摩课,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“公开课”和“优质课”比赛,参加区级以上教研活动。通过校园网,建立教学研究平台,并创建了具有学校教学特色的“学科教学资源库”。近两年,作为青岛市“课题协作体学校”,承担着全国教育科学“十五”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《基于网络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师培训及校本研究》、“十一五”教育学会重点课题《创新教学研究与实验》子课题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关系》等6项国家级课题,省、市、区12项课题研究任务。完成了国家级课题2项、省级课题1项。课题研究中坚持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相结合,与素质教育相结合,与新课程理念落实相结合。

  【陶继新】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学科教学资源库”中的资源会越来越丰富,这就形成了属于你们城阳一中的一笔优质资源。每个老师既可以从中“拿来”适合于自己教学的资源,也可以将自己成功的经验输入资源库中。我觉得,资源还应当是动态的,不但是数量不断增加,质量也要不断提升。对于既有资源,不是马放南山,而是要经常性地进行审视与研究,使资源不断优化与创新。这样,资源库就会成为大家共享的智慧库,成为大家学习且收藏的精神宝库。

 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

  【李孝河】古人对人才的培养有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”的论述,而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,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,形成了“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,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”的办学理念。具体就是:坚持面向全体学生,致力于人格塑造、智能开发、智慧启迪和学业素养的提升,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奠定基础。

  【陶继新】这些年来,中小学,尤其是高中,重视应试而忽视学生健康的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,而你们“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”的理念,不但是对“应试教育”的挑战,更是从最本质意义上关注学生的成长。毛主席谈到“三好学生”时,第一就是谈的身体好。没有了身体健康,即使成绩优异、道德高尚,也因终成“废品”而抱恨终身,更遑论成为社会栋梁之才了。

  【李孝河】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,我们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育,培养人格完善、具有良好素质的个体。我非常推崇爱因斯坦的观点: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,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,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。

  【陶继新】学生如果在人格与心理方面出现问题,即使一时考出高分,甚至升上“理想”的大学,也会在未来行程中出现问题。你们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下功夫,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,就从急功近利的小圈子里面走了出来,去瞭望学生前行中的那一方蔚蓝且辽阔的天空。

  【李孝河】我们始终坚持德育为先,育人为本。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,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,将爱国主义教育、理想信念教育、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。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,培养学生热爱祖国、热爱人民、热爱生活、热爱自然、珍惜生命、追求真理等高尚的思想品德。如:在课堂学科教学中落实情感教学目标,注重思想道德教育;在军训中培养学生的国防和纪律观念;结合“十一”和“五四”等重大节日,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,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

  【陶继新】孔子说:“仁者爱人。”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爱心。一个有爱心的学生,走出校门之后,也会将其爱心自然而然地洒向社会。其实,天地之间有一个规则,就是当你爱别人的时候,别人也会爱你;一味索取爱者,大多被爱所遗弃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你们也是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。